太狠了!年轻人“反向消费”的6个神操作,老一辈看完都十分佩服

家居生活杂论 2024-04-23 12:42:26

“不是大牌买不起,而是平替更有性价比”,已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消费共识。这种消费心理的背后,其实是一种新的消费模式——“反向消费”。

作为“反向消费”潮流中的主力军,年轻人不再“只选贵的,不选对的”,反而更加谨慎、理性,强调刚需与性价比。

他们在保证消费品质的同时,倡导绝不“多花一毛钱”的消费理念,让老一辈为了省钱只想着过苦日子的父母们十分汗颜,直呼“佩服”。

其中,年轻人反向消费的6个“神操作”,真可谓神来之笔,大家可以对照一下自己的生活。

一、热衷二手商品

与老一辈人买东西首选新的相比,年轻人热衷二手产品,是最为明显的一个现象。

如:他们喜欢的电子产品、家具、临时用品等,他们一般都会优先考虑二手,实在淘不到合适的,才会选择买新的。

因为在他们的观念里,二手商品不等于破烂,更不意味着贫穷。对于二手产品,他们没有成见,只看重物品的本质用途,回归本心,这一点比老一辈人要强很多。

同时,二手的商品,除了便宜外,一般还很环保,比如着急入住时,二手的家具、宝宝的婴儿床、婴儿车等,都省去了新产品散味的环解,更环保、更安全。

二、买平替成为日常

几十年前,奢侈品、品牌货,常常是年轻人炫耀身份的标配。

比如,当时每有一款新电子产品,尤其是苹果手机上市后,很多年轻人都会一窝蜂地进行抢购,甚至不惜“卖肾”。

而现在的年轻人学会了寻找更具性价比的平台产品,从衣服、包包到鞋帽,化妆品,家居用品等,基本上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,找到了合适的平台产品。

在他们看来,那些所谓的大牌,很多情况下都有着惊人的隐形成本,也就是品牌溢价,其实那都是“智商税”。如今的年轻人更愿意精打细算,追求物超所值。

三、拒绝外卖,亲自下厨

当年,外卖靠着年轻人的助力,一举成为全国新型的消费模式,风靡全国。

而随着预制菜、重油、重盐、不卫生等外卖弊端的话题甚嚣尘上之际,年轻人不仅没有选择堂食,而是直接亲自下厨自己做饭了。

在他们看来,外卖几十元吃的不健康,不舒服,不如自己下厨做饭,不仅安全卫生,还能减少不少成本,这妥妥又是一个省钱的好法子。

由此,如今在职场,一时兴起了“做饭热”、“热饭热”,每天拎着小饭兜去上班,提前排队热饭,健康又省钱。

正如松浦弥太郎的《去生活》里所说的:“擅长做饭的人,肯定也擅长生活。”,这届年轻人,真是会生活的一帮人。

四、崇尚共享服务

现如今,年轻人已经意识到,通过共享的方式,他们不仅能够满足日常出行的需求、享受便捷的服务,还能有效降低个人成本,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。

由此,共享单车、共享汽车、共享充电宝等共享服务,已成为年轻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正因为年轻人的偏好与坚持,也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市场化发展。

还有,如今很多年轻人创业,不再像以前的企业家创业,要租办公室、置办办公用品,他们更青睐于共享办公,以更低的成本,更轻的资产去实现自己的梦想。

五、不爱钻石爱黄金

很多70后、80后,当年受广告“钻石恒久远,一颗永流传”的影响,结婚时无一例外地都会选择钻石。

而如今的年轻人,早已看透了广告背后虚伪的本质,他们更喜欢保值、增值的黄金。他们甚至与中国大妈一起,加入疯狂购买黄金的队伍。

如今,在商场,有这样一个现象:平时去逛街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停留在黄金首饰的柜台。

相比于各种华而不实的奢侈衣服和包包,黄金的确是更保值的一种购买行为,也是一种更稳妥的投资方式。

六、不崇洋媚外爱国产

这几年,几乎所有的产品都在"国产化",从女士的化妆品、洗护用品,到电器、手机、手表、汽车等大件,国产和进口的差别越来越小,甚至有的产品还有超越的优势。

正因如此,也使得如今的年轻人不再像老一辈们喜欢崇洋媚外,他们更喜欢国产产品。如今走在大街上,经常会看到穿着李宁、耐克、鸿星尔克的衣服和鞋子。

这其实也是一种文化自信,还得靠着年轻人去推动和引领。这不仅是产品性价比的体现,更是一种爱国情怀的传达。

写在最后:

反向消费,或者说消费降级,这不仅仅是追求简单生活,更是一种对过度消费的反思。

“反向消费”的兴起不仅体现了新一代青年理性消费、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,也为未来关于如何引导健康消费提供了启示。

由此,无论如何,小编觉得最宝贵的,还是年轻人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,这一点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反思和共勉。

读者们,关于“年轻人反向消费6个现象”,大家怎么看?如果喜欢本文章,请分享收藏哦~

1 阅读:44